普贤行愿品常识网

商於子驾豕全文翻译及主题思想

发布时间:2023-01-02 09:12:01作者:普贤行愿品常识网
商於子驾豕全文翻译及主题思想 商於子驾豕

  商於子家贫,无犊以耕,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。大豕不肯就轭,既就复解:终日不能破一畦。宁毋先④生过而尤之日:"子过矣!耕当以牛,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,蹄之坚能陷淖也。豕纵大,安能耕耶?"商於子怒而弗应。宁毋先生日:"今子以之代耕,不几颠之倒之乎?吾悯而诏子,子乃反怒而弗答,何也?"商於子日:"子以予颠之倒之,予亦以子倒之颠之。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,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。不以牛,虽不得田,其害小;不以贤则天下受祸,其害大。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?"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:"是盖有激者也。"

  (选自明·宋濂《宋学士文集》)

  注释:

  1、商於(wū)子:作者虚构的人物。

  2、犊:小牛。

  3、以:用。

  4、乃:于是,就。

  5、豕(shǐ):猪。

  6、轭(è):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。

  7、宁毋:作者虚构的人物。

  8、尤:责备。

  9、过:犯 错(此时为动词)。

  10、当:应当。

  11、以:用。

  12、以:凭借。

  13、其:代(牛的)。

  14、之:结构助词,的。

  15、淖(nào):烂泥。

  16、以:用。

  17、几:差不多,几乎。

  18、诏:告诉,告诫。

  19、以,:以为,认为。

  20、服田:驾牲口耕田。

  21、犹:如同。

  22、牧:统治、管理。

  23、以:以为,认为。

  24、以:用。

  25、顾:回头看。

  26、有激者:(心中)有不平之气的人。

  文言知识:

  上文“子以予颠之倒之”中的“以”,作动词用,解为“认为”。有时“以”与“为”组合成“以为”或“以……为”,也解为“认为”。 上文“必以贤”中的“以”,解为“任用”,也作动词用。 上文“无犊以耕”中的“以”,作连词用; “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”中的“以”,作介词用,解为“把”。

  译文:

  商於子家很贫穷,又没有牛耕田,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。大猪不肯被套上轭,一套上又被挣脱,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。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:“你错啦!耕地应当用牛,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,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。猪再大,怎么能耕地呢?”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。宁毋子先生说:“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,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?我同情你才告诉你,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,是为什么啊

?”商於子说:“您认为我颠倒是非,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。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,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。不用牛,虽然侍弄不好田地,它的害处小;不用贤人,那么天下遭受祸害,它的害处大。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?”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:“这原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。”

  主题思想:

  商於子对国家现状很不满,认为国君不能任用贤人来治理国家,于是想办法要奉劝国君和宁毋子。

  这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。作者借古喻今,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用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,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。

  作者介绍:

  宋濂,(1310-1381)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玄真子、玄真道士、玄真遁叟。汉族,浦江(今浙江义乌)人,元末明初文学家,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学者称太史公。宋濂与高启、刘基并称为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,途中病死于夔州。他的代表作品有《送东阳马生序》、《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》等。

  宋濂,生于1310年十月十三日(11月4日),明代散文家,文学家,字景濂,浦江{今浙江浦江}人。自幼家境贫寒,但聪敏好学,曾受 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、柳贯、黄溍等。他一生刻 苦学习,“自少至老,未尝一日去书卷,于学无所不通”。元朝末年,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,他以奉养父母为由,辞不应召,修道著书。

  他为文主张“宗经”“师古”,取法唐宋,著作甚丰。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,散文质朴简介,或雍容典雅,各有特色。

  明初朱元璋称帝,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,与刘基、章溢、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,尊为“五经”师,为太子(朱标)讲经。洪武二年(1369)奉命主修《元史》,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、知制诰。洪武十年(1377)以年老辞官还乡。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,朱元璋本欲杀戮,经皇后、太子力劝,改为全家流放茂州(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)。1381年五月二十日(6月12日),途中病死于夔州(现在重庆奉节县),后谥文宪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贤行愿品原文

  • 普贤行愿品拼音

  • 普贤行愿品讲记

版权所有:普贤行愿品常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