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文英《点绛唇 试灯夜初晴》:情如水。小楼熏被。春梦笙歌里
《点绛唇 试灯夜初晴》
年代:宋 作者: 吴文英
《点绛唇 试灯夜初晴》
卷尽愁云,素娥临夜新梳洗。暗尘不起。酥润凌波地。
辇路重来,仿佛灯前事。情如水。小楼熏被。春梦笙歌里。
作品赏析
【注释】
①试灯夜:农历正月十四夜。
②素娥:月。
③辇路:帝王车驾经行之路。
【评解】
此词抒写灯夜感旧之情。上片着意写试灯之夜的景色。愁云卷尽,月明如洗。以拟
人手法,描摹精巧传神。下片写辇路笙歌,回首旧游,恍如梦境,无限感伤。全词意境
清新,端丽温厚,颇具特色。
【集评】
《谭评词辨》谭献云:起稍平,换头见拗怒,“情如水”三句,足当咳唾珠玉四字。
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:此词亦纪灯市之游。雨后月出,以素娥梳洗状之,
语殊妍妙。下阕回首前游,辇路笙歌,犹闻梦里,今昔繁花之境,皆在梨云漠漠中,词
境在空际描写。
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:此首赏灯之感。起言云散月明,次言天街无尘,皆雨后景
色,换头,陡入旧情,想到当年灯市之景。“情如”三句,抚今思昔,无限感伤,而琢
句之俊丽,似齐梁乐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南宋都城临安的灯市,每年元宵节以前就极其热闹 .据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二记载:“禁中自去岁九月赏菊灯之后,迤逦试灯,谓这‘预赏'.一入新正,灯火日盛 .??天街某茶肆,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,谓之’灯市 '.自此以后,每夕皆然。??终夕天街鼓吹不绝 .都民士女,罗绮如云。”都城的灯市,是词人熟识的,当年良辰美景、人月双圆的情形,依然历历在目,难以忘情;如今韶华已逝,世事沧桑,每遇佳节,但觉慨恨良多,兴味索然,真可谓“少年情事老来悲”了。据唐圭璋先生考证:吴文英一生有两段情事,先在苏州爱一妾,在某年夏秋之际遣去,原因不详;后在杭州爱一妾,后故去。两次大约都为十年。此词写杭州灯节,显然与杭州情事有关。本词调名下题云:“ 试灯夜初晴”,据《百城烟水》云:“吴俗十三日为试灯日 .”可见是写灯节之事;但词人并未由正面起笔描绘灯市盛况,而是以试灯夜的景象作陪衬,用怅惘的笔调抒发自已逢佳节而倍觉神伤的落寞情怀 ,虽只寥寥数语 ,却写得纡徐顿挫,舒卷自如,从而委婉地道出内心的万千感慨。上片“卷尽”两句,写试灯日遇雨,而入夜雨收云散,天青月朗;以月宫仙女“素娥”代指月亮,即以“新梳洗”形况月色明净,比拟浑成,三字兼带出“雨后”之意 .这是写天上 .“暗尘”两句写地上,化用苏味道“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”(《正月十五日夜 》)和韩愈“天街小雨润如稣”(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)诗句 ,又有所变化、增益,切合都城灯夜雨后的光景。“凌波地”,是靓装舞女行经的街道。《洛神赋》:“凌波微步 ,罗袜生尘。”凌波原本是形容洛神亭亭玉立的姿态 ,后来借指步履轻盈的女子。《武林旧事》卷二“元夕 ”又载姜白石诗云:“南陌东城尽舞儿,画金刺乡满罗衣。也知爱惜春游夜,舞落银蟾不肯归。”形象地刻画了天街月夜的歌舞场面。上片并未用雨字 、灯字、人字,读后便觉灯月交辉,地润绝尘,舞儿歌女,结队而至,赏灯士女,往来不断 ,显示出吴文英在语言上的精深功力和鲜明特点,比如爱用代字,用“素娥”代月亮,再如善于点代前人诗句等等。
谭献说此词云:“起稍平,换头见拗怒,‘情如水’三句 ,足当‘咳唾珠玉’四字”(谭评《词辨》)。说 “起稍平 ”,这是由于上片只是客观地描述场景;下片才是密切结合自己的回忆、联想,抒发感情,借此反映出不平静亦即“拗怒”的心理状态 .“辇路”两句,写词人故地重游 ,沉入回忆之中 .“辇路”,是帝王车驾经由之路,这里指京城繁华的大街。“重来”,说明词人对眼前的景象亦曾相识,从而引起联想,又以“仿佛”两字形容触景恋旧的心境。“灯前事”,即赏灯往事。那时自己春衫年少,意气风发,记得也是同样的夜晚,月色灯光,交相辉映,箫鼓舞队,绵连数里 .这一句隐隐含有物是人非之感慨,景物依旧,可是作者的心情已由欢喜变为落寞。
末尾三句,写往事如烟、柔情似水;月与灯依旧在,伊人无觅处,自己一往情深的凄凉心事,无人倾诉。“情如水”二句也显示出吴文英语言精警的特点。古人就有“思君如流水”的千古佳句,以水喻情,写出了情的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 .赏灯不能消愁释怀,反而增添无限怅惘 ,只好踽踽而行 ,颓然而返,独上小楼 ,熏被而眠,遥想伊人此刻,心情亦或如是,“谁教岁岁红莲夜 ,两处沉吟各自知”(姜夔《鹧鸪天 》)。最深的思念就是想象对方也在思念。“春梦”句紧接上文 ,描绘深夜入睡以后 ,那悠扬的歌声乐声,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漪中。这里将“拗怒”的词意 ,融入流转悠然,委婉多情的笔调之中,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 ,显得余音袅袅 ,韵味无穷,真可称得上是“咳唾珠玉”.